特朗普的第一任总统任期见证了最近一次人工智能研发浪潮的发端。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年2017年,谷歌公司发表了《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这篇奠定AIGC大模型技术基础的研究论文,介绍了Transformer架构。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即将结束的2020年,OpenAI公司发布了GPT-3,这是该公司首个引起主流关注的模型,2年后,OpenAI在GPT-3的基础上推出了迭代版本GPT3.5,即Chat-GPT。
特朗普政府高度关注AI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并在其第一任期内发布了两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2019年2月签署的第13859号行政命令确定了美国寻求在人工智能领导力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推进人工智能的研发,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劳动力配备人工智能技能,增加人工智能公信力,并强调国际合作。2020年12月签署的第13960号行政命令,重点在联邦政府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以提高服务效率。
2019年,特朗普政府通过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以下简称“倡议”)1,倡议聚焦保持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包括:对内努力放松监管约束,促进行业创新;对外严格限制向竞争对手输出关键技术和产品2。倡议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加速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AI的研发和产业基础设施方面,但是,倡议并没有清楚界定AI技术及相关产业,导致倡议遭到了民主党批评,并未能获得资金支持,同时,由于缺乏监管深度,无法有效应对快速更新变化的AI产业3。
自2020年以来,AI领域的研发与投资出现激增,美国相应地加大了AI行业的政策力度,但拜登政府更强调负责任的创新、伦理监督和国际合作以及增加国家对AI研发的资助。相关政策包括:
2023年10月,拜登政府发布了关于安全可信AI开发的行政命令,要求最强大的AI系统开发者履行报告义务,并建立了联邦机构的一系列AI相关行动机制;同一时期,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自愿性的AI风险管理框架,帮助AI开发者管理风险,以及白宫发布的非约束性的《AI权利法案蓝图》。
特朗普认为拜登政府的监管政策束缚了美国AI的发展,导致中国AI追赶了上来。他曾公开宣称在当选后立即撤销拜登政府在2023年10月签署的AI行政命令,并延续第一任期内加速AI创新和竞争力的政策,同时采取“放手”的监管方式,促进AI产业增长,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相比拜登政府强调“负责任创新”和“伦理监管”的AI监管,特朗普的政策倾向于减少政府对AI行业的干预,强调通过市场驱动和创新来提升美国AI的全球竞争力。结合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的AI政策及其卸任后的相关主张,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政府AI政策可能会有以下走向:
01
对内:放松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监管、加大投资和产业支持
在监管方面:
废除相关约束性行政命令:特朗普计划废除拜登于2023年10月发布的《人工智能行政命令》,该行政令要求美国商务部制定新的要求,以便美国政府能够报告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和计算集群的情况,以及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联邦机构使用和采购人工智能的具有约束力的指南等,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选择取消这些要求,或者发布一些修改意见。
调整监管措施:指示美国商务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其他机构对人工智能监管包括对于自愿性的“软法律”框架,采取更加宽松的态度。比如,关于美国主要人工智能公司自愿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和测试的承诺的要求,可能会有新的解释。
规范州一级的人工智能法规:通过引入联邦立法,对某些不利于美国人工智能竞争力的州法律进行豁免,从而简化美国人工智能监管,明示或暗示禁止州立法机构颁布特定形式的人工智能法律。
减少与欧盟相关的反垄断执法合作:让干预程度较低的人取代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司法部反垄断官员也不太可能采取科技反垄断行动。对于人工智能领域而言,那些在拜登政府时期因反垄断问题而受到阻碍的公司并购活动将有可能顺利进行,被认为违反《谢尔曼法案》的排他性行为的标准可能会提高,一些科技公司之前可能被视为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现在可能不会被那么严格地处罚。
在发展方面:
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在监督和更新规则方面占据前排位置,以促进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的人工驾驶汽车的安全融合,可能会征求埃隆·马斯克的意见,放宽对自动驾驶汽车限制,支持特斯拉无方向盘的Robotaxi落地,抢占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先机,进而形成“事实标准”,引领这一AI原生产品与服务的全球市场。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特朗普此前承诺将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其盟友正在起草的行政命令中也提到将启动一系列“曼哈顿项目”,会有大量资金用于扶持领先的AI企业、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从国家战略层面调动更多联邦资金和资源用于人工智能研发。研究发现,到2027年,人工智能将占全球用电量的0.5%。在能源政策方面,针对人工智能所需的巨大能源,政府可能激励私营部门投资电网现代化、支持研究和示范、简化先进核电项目的部署和许可来帮助确保充足的能源容量。4
公开支持加密货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作为维持美元霸权的战略经济工具。
02
对外:强化对华的人工智能竞争和打压
加大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交流的限制,包括收紧开源许可等;继续强化人工智能出口管制,阻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芯片。
加大产业打压力度:对来自中国和源自中国的各种商品征收高比例的关税,致使就人工智能问题进行双边接触的可能性降低;在全球AI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进一步收缩,强化贸易和经济制裁等多种举措,对中国AI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加强打压。
提升军事和情报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在军事和情报方面的使用,包括加强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合作,相比拜登政府,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和更灵活的方法。
视AI为国家安全核心:可能会优先将AI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如自主无人机、预测分析等,以增强美国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在应对来自对手的威胁时,AI技术可能会发挥关键作用。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的AI政策预计将以放松监管、推动创新和增强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尤其是在应对中国的技术崛起和国家安全威胁方面。然而,放松监管可能会带来AI伦理和安全风险,且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倾向可能会削弱美国在全球AI治理合作中的影响力。未来美国的AI政策需要在创新、安全和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
基于上述预测,我们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是对内,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此:
把建立最有利人工智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监管环境和产业生态作为明确的政策目标。把发展AI技术和产业立足点放在国内,扭住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线,创造最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加快落实三中全会决议第8条关于“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此,需要打破界限和宽容失败。打破界限包括学科界限、行业界限、产业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宽容失败意味着不能以“不出问题”作为政策目标。
在发展中解决好应用与安全的关系,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要着力打造有利于发展的不断提高安全水平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三中全会决议第51条要求,“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这方面可以借鉴汽车和交通产业的经验,实现应用与安全交叠进步。要为应对“事故效应”做好准备,避免因“事故”引发政策翻转、发展停摆或倒退。
补齐两个短板,即底层技术创新和AI工业应用服务。
更加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打破部门分割。
第二是对外,坚持开放不脱钩。为此:
用好以联合国等多边平台,高举智能向善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旗,促进多元共治、合作共用,在面对全球风险共治AI和针对全球挑战共用AI中促进共研AI。鼓励开源社区发展,不惜“单向开放”。
用好中美AI安全对话,把技术嵌入安全之中。在中美“可以合作的领域”努力让其生效扩效,让“互利”更为显见;在“竞争领域”努力不脱钩;在贸易领域为减少我大额顺差,做一些有效的实事。
区别对待“美西方”国家,区别对待仇华、反华和疑华者。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从2000年到2021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由23.6%增至41%。预计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GDP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将分别达到87%和60%。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从中国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发展中收益,我国发展处于“得道多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https://www.rstreet.org/commentary/ai-policy-in-the-trump-administration-and-congress-after-the-2024-elections/
2https://www.harrisbeachmurtha.com/insights/ai-regulation-under-a-second-trump-term-elon-musks-influence/
3https://news.bloomberglaw.com/us-law-week/ai-policies-under-trump-to-contrast-with-state-regulatory-trends/
4https://runway.airforce.gov.au/artificial-intelligence-priorities-next-administr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本文作者: 龚克 罗纯 李好
作者单位: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
特朗普的第一任总统任期见证了最近一次人工智能研发浪潮的发端。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年2017年,谷歌公司发表了《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这篇奠定AIGC大模型技术基础的研究论文,介绍了Transformer架构。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即将结束的2020年,OpenAI公司发布了GPT-3,这是该公司首个引起主流关注的模型,2年后,OpenAI在GPT-3的基础上推出了迭代版本GPT3.5,即Chat-GPT。
特朗普政府高度关注AI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并在其第一任期内发布了两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2019年2月签署的第13859号行政命令确定了美国寻求在人工智能领导力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推进人工智能的研发,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劳动力配备人工智能技能,增加人工智能公信力,并强调国际合作。2020年12月签署的第13960号行政命令,重点在联邦政府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以提高服务效率。
2019年,特朗普政府通过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以下简称“倡议”)1,倡议聚焦保持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包括:对内努力放松监管约束,促进行业创新;对外严格限制向竞争对手输出关键技术和产品2。倡议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加速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AI的研发和产业基础设施方面,但是,倡议并没有清楚界定AI技术及相关产业,导致倡议遭到了民主党批评,并未能获得资金支持,同时,由于缺乏监管深度,无法有效应对快速更新变化的AI产业3。
自2020年以来,AI领域的研发与投资出现激增,美国相应地加大了AI行业的政策力度,但拜登政府更强调负责任的创新、伦理监督和国际合作以及增加国家对AI研发的资助。相关政策包括:
2023年10月,拜登政府发布了关于安全可信AI开发的行政命令,要求最强大的AI系统开发者履行报告义务,并建立了联邦机构的一系列AI相关行动机制;同一时期,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自愿性的AI风险管理框架,帮助AI开发者管理风险,以及白宫发布的非约束性的《AI权利法案蓝图》。
特朗普认为拜登政府的监管政策束缚了美国AI的发展,导致中国AI追赶了上来。他曾公开宣称在当选后立即撤销拜登政府在2023年10月签署的AI行政命令,并延续第一任期内加速AI创新和竞争力的政策,同时采取“放手”的监管方式,促进AI产业增长,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相比拜登政府强调“负责任创新”和“伦理监管”的AI监管,特朗普的政策倾向于减少政府对AI行业的干预,强调通过市场驱动和创新来提升美国AI的全球竞争力。结合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的AI政策及其卸任后的相关主张,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政府AI政策可能会有以下走向:
01
对内:放松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监管、加大投资和产业支持
在监管方面:
废除相关约束性行政命令:特朗普计划废除拜登于2023年10月发布的《人工智能行政命令》,该行政令要求美国商务部制定新的要求,以便美国政府能够报告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和计算集群的情况,以及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联邦机构使用和采购人工智能的具有约束力的指南等,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选择取消这些要求,或者发布一些修改意见。
调整监管措施:指示美国商务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其他机构对人工智能监管包括对于自愿性的“软法律”框架,采取更加宽松的态度。比如,关于美国主要人工智能公司自愿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和测试的承诺的要求,可能会有新的解释。
规范州一级的人工智能法规:通过引入联邦立法,对某些不利于美国人工智能竞争力的州法律进行豁免,从而简化美国人工智能监管,明示或暗示禁止州立法机构颁布特定形式的人工智能法律。
减少与欧盟相关的反垄断执法合作:让干预程度较低的人取代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司法部反垄断官员也不太可能采取科技反垄断行动。对于人工智能领域而言,那些在拜登政府时期因反垄断问题而受到阻碍的公司并购活动将有可能顺利进行,被认为违反《谢尔曼法案》的排他性行为的标准可能会提高,一些科技公司之前可能被视为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现在可能不会被那么严格地处罚。
在发展方面:
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在监督和更新规则方面占据前排位置,以促进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的人工驾驶汽车的安全融合,可能会征求埃隆·马斯克的意见,放宽对自动驾驶汽车限制,支持特斯拉无方向盘的Robotaxi落地,抢占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先机,进而形成“事实标准”,引领这一AI原生产品与服务的全球市场。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特朗普此前承诺将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其盟友正在起草的行政命令中也提到将启动一系列“曼哈顿项目”,会有大量资金用于扶持领先的AI企业、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从国家战略层面调动更多联邦资金和资源用于人工智能研发。研究发现,到2027年,人工智能将占全球用电量的0.5%。在能源政策方面,针对人工智能所需的巨大能源,政府可能激励私营部门投资电网现代化、支持研究和示范、简化先进核电项目的部署和许可来帮助确保充足的能源容量。4
公开支持加密货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作为维持美元霸权的战略经济工具。
02
对外:强化对华的人工智能竞争和打压
加大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交流的限制,包括收紧开源许可等;继续强化人工智能出口管制,阻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芯片。
加大产业打压力度:对来自中国和源自中国的各种商品征收高比例的关税,致使就人工智能问题进行双边接触的可能性降低;在全球AI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进一步收缩,强化贸易和经济制裁等多种举措,对中国AI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加强打压。
提升军事和情报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在军事和情报方面的使用,包括加强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合作,相比拜登政府,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和更灵活的方法。
视AI为国家安全核心:可能会优先将AI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如自主无人机、预测分析等,以增强美国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在应对来自对手的威胁时,AI技术可能会发挥关键作用。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的AI政策预计将以放松监管、推动创新和增强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尤其是在应对中国的技术崛起和国家安全威胁方面。然而,放松监管可能会带来AI伦理和安全风险,且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倾向可能会削弱美国在全球AI治理合作中的影响力。未来美国的AI政策需要在创新、安全和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
基于上述预测,我们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是对内,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此:
把建立最有利人工智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监管环境和产业生态作为明确的政策目标。把发展AI技术和产业立足点放在国内,扭住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线,创造最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加快落实三中全会决议第8条关于“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此,需要打破界限和宽容失败。打破界限包括学科界限、行业界限、产业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宽容失败意味着不能以“不出问题”作为政策目标。
在发展中解决好应用与安全的关系,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要着力打造有利于发展的不断提高安全水平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三中全会决议第51条要求,“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这方面可以借鉴汽车和交通产业的经验,实现应用与安全交叠进步。要为应对“事故效应”做好准备,避免因“事故”引发政策翻转、发展停摆或倒退。
补齐两个短板,即底层技术创新和AI工业应用服务。
更加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打破部门分割。
第二是对外,坚持开放不脱钩。为此:
用好以联合国等多边平台,高举智能向善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旗,促进多元共治、合作共用,在面对全球风险共治AI和针对全球挑战共用AI中促进共研AI。鼓励开源社区发展,不惜“单向开放”。
用好中美AI安全对话,把技术嵌入安全之中。在中美“可以合作的领域”努力让其生效扩效,让“互利”更为显见;在“竞争领域”努力不脱钩;在贸易领域为减少我大额顺差,做一些有效的实事。
区别对待“美西方”国家,区别对待仇华、反华和疑华者。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从2000年到2021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由23.6%增至41%。预计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GDP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将分别达到87%和60%。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从中国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发展中收益,我国发展处于“得道多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https://www.rstreet.org/commentary/ai-policy-in-the-trump-administration-and-congress-after-the-2024-elections/
2https://www.harrisbeachmurtha.com/insights/ai-regulation-under-a-second-trump-term-elon-musks-influence/
3https://news.bloomberglaw.com/us-law-week/ai-policies-under-trump-to-contrast-with-state-regulatory-trends/
4https://runway.airforce.gov.au/artificial-intelligence-priorities-next-administr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本文作者: 龚克 罗纯 李好
作者单位: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