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2023年年会暨大模型时代的产业变革机遇和展望研讨会”在武汉百度汽车机器人智行谷举办。本次会议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百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联合承办。
工信联盟秘书处成员、信通院政经所所长辛勇飞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与科技创新融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能。下一步政经所将以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为平台,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发展、大模型赋能行业转型等领域,持续推进研究和成果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是应用牵引下的自主创新。要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生成方式变革,要加大在大模型的经济社会影响方面的研究。百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温昕煜谈到,国家把“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今年工作任务之首,足见对创新的重视。大模型时代应用为王,只有应用落地,才能带动整个产业,建议中心开展联合研究,讲透大模型的产业价值。
“大模型正在从知识、推理,转向行动驱动,下一个热点将是多模态和具身智能。”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马修军在演讲中指出,大模型不会昙花一现,多模态与具身智能将重塑未来社会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产生像互联网一样的影响力。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都会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引发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进而对立法及制度变革产生重大需求。”中国信通院工业和信息化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沈玲着重从大历史、涉外法治、国际法律案文博弈的角度,阐述了法律和科技的互动关系,展望了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能撬动的法律底层逻辑变化,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法律制度的变革态势。就人工智能立法需求,可先通过行业自律和相关领域试点立法予以先行回应,待更大范围社会共识凝聚成型,再加速建章立制进程。
会上,信通院政经所余音博士发布《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报告(2023年)》,报告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发现,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多环节具有竞争优势,如动力电池、电机、自动驾驶系统、语音交互等,但线控制动、MCU芯片等少数产业环节和数字化生产软硬件、生态规则方面相对落后。报告建议拉长板补短板锻新板,促进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会议期间,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举办2023年年会,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霞代表中心做年度工作总结,建议系统化梳理中心5年来的工作成果,并提出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研究基础上,要围绕生成式AI经济社会价值开展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讲透讲深整个AI的价值。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刘晓光表示,“2023年把通用人工智能的窗户纸捅破了,2024年发展的关键是应用场景落地。”
“大模型不可小觑,与一系列新技术的结合,将带来质的变化。”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在总结中指出,要抓住发展大模型的时间窗口,通过积极建议等方式,呼吁破解国产大模型当前遇到的调用限制。要关注法律法规和标准。如果要让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大幅应用,像新能源车一样走在世界前列,需要法律法规保驾护航。要重视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协同转型,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
会前,来自中国信通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智库机构近30位专家学者,走进武汉百度汽车机器人智行谷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赋能武汉加快打造自动驾驶第一城的百度实践。在试乘过萝卜快跑无人车后,专家表示亲身感受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特别是体验后,对全无人技术能更广泛应用增加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