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科技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为及时跟踪、研讨和分享智能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以“全面深化改革与智能社会建设”为主题,在天津举办第六届“智能社会”论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教授受邀出席论坛,并以“人工智能的新进展:技术、应用、治理”为题进行主旨演讲。
龚克提出,智能社会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形态,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治理密不可分。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生成式智能技术正在加快演进,大语言模型持续迭代,人工智能从单模态向多模态转变,具有更强的文本、图像生成能力和科学答题能力,具身智能已经成为新的热点。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人工智能持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制造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人工智能代理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向专业性、个性化任务发展。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联合国抓住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方面的国际合作。我国及时出台政策,强化人工智能领域顶层设计,为推进智能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人工智能作用于社会建设,要把握好人类与工具、发展与安全、公平与效益、智能与绿色四组关系。智能社会需要政府、居民、企业、学界、社团等多利益攸关方平等合作,以人民为中心,共商共建。
据了解,“智能社会”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自2019年以来连续举办六届,本届论坛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与智能社会建设各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碰撞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丰富研讨成果。